1、 管子的检查
在施工现场必须对所有的管子进行检查,以确保在装运过程中管子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根据存放期长短、现场装运数量的多少以及其它可能会影响管子性能的因素,安装时再次检查管子有无损伤是十分必要的。在装运交货时,请检查下列有关项目。
1.1在装运时,对管子做全面的检查:内外表面要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管子有效长度符合要求;承插口工作面必须表面平整,尺寸准确、坡口均匀等。如果装运时完好,那么只需在卸货时做常规检查,以确管子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
1.2如果管子有过转运或者有野蛮装卸的迹象,那么就有必要仔细检查每一根管子有无损伤,通常只需进行外部检查,当管径允许时,要对外部有划伤的部分进行内壁检查有助于确定管子有无损伤。切勿使用似有破损或缺陷的管子。
2、 管材及管件的装卸
2.1管材及管件在卸货过程中,严禁抛扔和激烈碰撞,不能在地面上拖拉。在吊装时连在管子或其包装上的导向索可用于手控,不得跌落、撞击或冲撞管子,特别是管子的两端。
2.2管径小于等于600mm的管子通常可以成组包装,成组装运时,可使用如图1所示的一对吊带。直径较大的管子一般不采用成组装运。
装卸单管时,要使用柔顺的吊带、吊绳或绳索起吊,帆布带或尼龙绳,最小宽度为19cm,尼龙绳的最小直径为30mm,若用钢索或铁链吊运管子必须在上面套上橡胶管或其它柔性管,禁止抛落或碰击管道。管子可用单点起吊(如图2),也可用两点起吊(如图3),此法易控制管子的稳定,切勿将绳子穿过管子内部两端后起吊(由于管道表面比较光滑,为安全起见,通常提起两个点)。
在吊装或安装过程中,若管子发生诸如划痕、裂缝、断裂损坏时,应在安装前修复。
3、 管材的运输
3.1运输应查看车棚是否有突出坚硬物体,汽车两侧支架表面是否光滑,承插口应交替平行码放,承口部分应悬出插口端部,并加垫草袋,防止相互摩擦而损坏管材;直径较大的和壁厚较厚的管材应先装车,并设置边支撑物。
3.2如果有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管子运输的话,在装运时最好使用原装运货垫,如果此种货垫无法找到,则应使用平木条支撑管子,木条间的最大间隔不得超过4m,外伸段不得超过2m。
用楔子垫稳管子,管与管之间应留有空隙,确保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不会引起管子间的磨损(见图4)。
管子的最大堆积高度一般为2m左右,使用柔顺的皮带或绳索把管子束系在车子上,使用钢索或铁链时,应有充足的垫料保护管子不受磨损。
4、 管子的存放
4.1管道及管件应按类型、规格、等级分类堆放,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晒,若存放期较长,应放置于棚内保存,防止管材变形及老化。堆放时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存放场地应平整夯实,相邻层管材承口应相互倒置并让出承口部分,防止承口受集中荷载变形。
4.1.1直径小于1米的管道要直接放在砂土上,地面平整且无直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其它损害物,禁止把管道放在其它物体或不平表面上。
4.1.2直径大于1米的管道可放在运输架上,窄平的支撑不可替代。
4.1.3禁止把管道放在易燃液体或有火源的附近。
管道存放时采用卧式堆放,并固定牢靠。存放层数见下表。
4.2如果橡胶密封圈与管道分开装运,应将其存放在阴凉处,除在管子连接期间,不应受阳光直射。此外,密封圈不得与油脂及各种溶剂和其它有害物质接触。密封圈润滑剂应仔细存放,未用完的应重新密封,防止污染。
土方工程
1、一般规定
1.1玻璃钢缠绕(夹砂)管输水管道工程的线路测量应包括定线测量、水准测量和直接丈量。
1.2玻璃钢缠绕(夹砂)管与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施工及维护要求的开槽宽度及设置阀门井等附属构筑物要求的宽度。与热力管等高温管道和高压燃气管等有毒气体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饮水管道不得铺设在排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下面。
1.3玻璃钢缠绕(夹砂)管穿越铁路、公路等路基或建(构)筑物下面时,应采取外加套管等可靠的保护措施。
1.4玻璃钢缠绕(夹砂)管在其他管道上部跨越时,管底与下面的管道顶部的净距不得小于0.2m,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地基处理。
2、沟槽的开挖
2.1沟槽开挖、边坡及支撑加固等,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执行。
2.2地沟表面应平整光滑,沟壁应尽量垂直。
2.3管道上部的地沟宽度,只需有足够的空间在管道区侧面压实回填土即可。如果有必要可在承插口处设承插坑,此接口沟在回填时填满并夯实。
2.4地沟深度可通过预先设计的管道性能、尺寸及土壤的性能、动静载荷综合确定。
2.5稳定的地沟条件(见图5)
A——当地的回填材料
B——管区回填,最小为管径的70%
C——基床,最小15cm
D——稳定支撑
2.6不稳定的地沟条件
如遇到不稳定的沟壁和沟底可用下面两种安装方式(图6、图7)
A-支撑物可根据施工情况抽出或不抽出
B-当地回填土 C-稳定支撑
D- 基床,最小15cm E-足够数量的支撑物或支柱
F-填置材料
A-当地回填土
B-填置材料
C-稳定支撑
D-管一区回填,最小为管径的70%。
E-基床,最小15cm
3、基础及基床的处理
3.1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满足下管、回填、夯实及安装操作的要求,一般为管径加两倍工作面宽度和支挡厚度。沟槽的最小宽度b应按(3.1)公式计算确定。
b≥D1+2s (3.1)
式中 b——沟槽的最小宽度(mm)
D1——管外径(mm)
S——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mm)
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宜按下表确定。
管沟的底面要求平整而连续,沟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大于40mm的圆石或大于25mm尖角形碎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半岩石、砾石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15—0.2m,然后铺上沙土整平夯实。
3.2如遇到沟底不稳定时,根据不稳定沟的情况,可采取下列不同的方法。
1)、最少挖走200mm不稳定材料用稳定的卵石或砂子代替,里面不要加不稳定土壤。
2)、水泥基础至少150mm厚。
3)、水泥带箍柱基础。
3.3基床应该能连续均匀的支撑整条管线,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基床表面要平,在管承口处留有承插坑(此坑在管安装后回填),要用合适的设备夯实基床,土壤反力模量最小70kg/m2,夯实程度95%标准葡氏密实度。
3.4地沟排水
如遇雨季施工,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尽量作到挖沟,安装,回填同步进行,以防沟槽塌陷及管材浮起,沟槽内如有积水,应及时排水。
当地下水平面在管道基床以上时,在安装管线前,应进行排水处理。
l)、开一个足够大的地沟,以备安装,然后回填。
2)、通过设置输出口,将管道逆流放置,水就沿着管线流走了。
3)、如果管道必须顺流安放,水可由水泵抽到地面上处理,为了减少排水要一段段的挖沟(每次一根或两根管长)。